一个贫困县,最初冬枣树只有13棵,后来就是这些不断发展壮大的冬枣树,使全县靠冬枣年收入过10万元的农户达100余户,过5万元的户达千余户,是科技和政策使——
山东省最后一个贫困县——沾化县,前不久经有关部门认定,终于实现了整体脱贫。谈到这取之不易的成绩,很多沾化人都会自豪地告诉你: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沾化县把“小冬枣”变成了“大产业”。
沾化县地处山东省最北部,位于黄河下游三角洲的盐碱滩上,农业靠天吃饭,经济基础薄弱。全县38万人,至1994年尚有25.5万人未脱贫。但沾化县地处渤海湾畔,人少地多,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。如何通过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,让农民脱贫致富,县委、县政府的领导们为此不知走了多少“调研”路,基层各乡镇的干部和广大农民也为此不懈地探索着。
一个偶然的机会,当时担任下洼镇长、现在担任县委常委、镇党委书记的刘星泰到农户家中搞调查,无意中尝到了香脆可口的冬枣。经过调研,他找到了散落在农家院中的冬枣树有13棵。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中萌动着。他通过林业技术员了解到,冬枣是一种晚熟品种,富含人体所必需的19种氨基酸和维生素,营养价值极为丰富。他又带人到国家信息中心咨询获知,全国无1000亩以上的冬枣连片种植,冬枣开发是个空白。于是下洼镇做出了决定,把冬枣从庭院引入大田,建设万亩冬枣园,开辟一条农民增收的门路。不到5年,这个镇的冬枣密植园就发展到了1.5万亩,栽植冬枣树59万株,1998年冬枣产量达20万公斤,收获期市场价格高达每公斤60元,远销京、津、沪及港澳等地;1998年全镇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农民已达100多户,仅冬枣一项,全镇人均增收450元……
下洼镇的成功,使沾化县的领导们认识到,搞农业内部结构调整,必须瞄准国际、国内两个市场的需求,突出自己的特色,唱自己的“拿手戏”,这其中,首选目标就是“小冬枣”。沾化冬枣是枣类中稀有的特殊品种,因成熟于初冬,比一般枣晚一个多月,故称冬枣。其形态独特,单果重达25克左右,大的甚至重约50克,状如苹果,有“小苹果”之称。经北京营养源研究所分析化验,枣内含人体所需的19种氨基酸,和A、B、C、P等多种维生素,含可溶性固体物34—38%,其VC含量是苹果含量的70倍,梨的140倍,金丝小枣的20倍,营养价值为百果之冠,因此又有“维生素丸”之美誉。——经过广泛调研和论证,沾化县委、县政府决定立枣为业,把冬枣作为振兴农村经济、增加农民收入、加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来培植。
为了使冬枣迅速发展成沾化县的支柱产业,该县先后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、清华大学、山东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。在专家的指导下,他们投资340万元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冬枣研究所,运用“克隆”技术,在试管里培养枣树苗;建起了可年产100万棵冬枣成品苗的组培脱毒育苗场,缩短了育苗时间;为了优选枣树品种,该县从全国各地引进了237个枣树优良品种,进行优中选优;为了解决冬枣保鲜问题,县里建起了300吨的恒温保鲜库,使得冬枣采摘后,保鲜期达到3个月以上;为了解决市场销售问题,专门成立的冬枣实业总公司负责统一销售,向上连接广阔的市场,向下辐射千家万户,形成了果工贸一体化,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生产格局。同时,县里下大功夫培养了2000名农民冬枣技术员,使全县形成了完善的农业技术繁育体系和服务体系。
由于枣树生长缓慢,发挥效益的时间长。如果没有政策护航,冬枣产业肯定发展不起来。为此,沾化县委、县政府认真落实党的政策,用红头文件告诉全县农民:一、对冬枣园等经济林使用权,实行拍卖到户;二、延长承包期30年不变;三、实行谁投资、谁所有、谁受益,农民对栽植的枣树有继承权,可以进入市场买卖。
这些政策深得农民欢迎。此外,该县对冬枣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、规模化经营、一体化开发,每年栽植冬枣树30万株,重点发展千亩以上的丰产林。到现在,全县现已发展冬枣密植园10万亩,进入结果期的已有8万亩,今年总产量可达100万公斤。实践证明,栽冬枣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、生态效益十分显著,据调查,5年期的沾化冬枣,树亩(即每亩果园)收入可达1.5万元,盛果期亩收入高达6万余元,农民发展冬枣的投入产出比达1:15以上,目前全县靠冬枣年收入过10万元的农户已100余户,过5万元的户达千余户。